Search

直擊新加坡「科技防疫」,入境強制配戴追蹤器24小時不離身 -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

koklifestylelagi.blogspot.com

文:中央社記者侯姿瑩新加坡7日專電

2019冠狀病毒疾病(COVID-19,武漢肺炎)衝擊下,一架從桃園國際機場飛往新加坡的飛機上,數百個座位卻只有20名左右的乘客。各國搭機乘客變少之際,樟宜機場以往的入境人潮不復見,入境所需的關卡也跟著變多。

武漢肺炎重創全球,先前各國為防疫所需,紛紛關閉邊界。隨著新加坡疫情趨緩,星國政府已逐漸放寬入境措施,不過防疫配套措施仍不可少。

記者從台灣搭機到新加坡途中觀察到,班機僅有約20名乘客,每位乘客臉上都戴著口罩,還有人為了全身防護而穿上連身隔離衣。護目鏡、口罩、手套更是機上空服人員必備防護工具。

然而,放眼望去,擁有數百個座位的機艙內,乘客寥寥無幾。4個多小時的航程中,機上雖仍有供餐服務,但不少乘客都選擇不吃,以降低感染風險。

班機抵達樟宜機場後,停機坪上只看到少數飛機停靠;身為全球重要航空樞紐的樟宜機場,如今入境大廳內僅有零星旅客。疫情當前,旅客大多需要通過3個關卡才能順利出境:填寫健康聲明、移民官入境查驗,最後是領取「居家通知」及戴上電子追蹤器。

隨著疫情趨緩,新加坡政府放寬隔離地點限制,並規定從8月11日起,入境後若不在指定地點進行「居家通知」(SHN)隔離,就須強制配戴電子追蹤器,以利當局監控隔離措施,減低病毒擴散危險。

這款電子追蹤器外觀有如電子錶,通過海關後,有專人負責幫入境者戴上「電子錶」並鎖上固定。入境者在隔離期間內須24小時戴著這只防水的「電子錶」,連洗澡也不能拿下來。

l0damd1eyhnk0mr14vutdgd5xq7qbz
Photo Credit: 中央社

在全球這場抗疫作戰中,新加坡以科技防疫聞名,除了發給入境者電子追蹤器,也結合許多手機應用程式,包括入境者在抵達隔離地點後可利用訊息服務WhatsApp啟動這款「電子錶」、透過Homer等App向當局回報隔離期間的體溫。

依新加坡規定,自9月1日起,從澳洲(維多利亞州除外)、台灣、澳門、中國大陸等低風險國家及地區入境者,隔離天數從原有14天縮至7天,隔離期滿前一樣需要接受篩檢。

以在防疫旅館履行「居家通知」為例,飯店人員每天將三餐送到房間門口,並按門鈴通知,餐點除了白飯配上3樣菜,還有水果、瓶裝水及巧克力餅乾等零食,可說是隔離期間的小確幸。若有需要,也可請親友幫忙採購食物或生活必需品送到飯店,再由飯店人員轉交。

新聞來源:新加坡科技防疫直擊 電子追蹤器24小時不離身(中央社)

責任編輯:羅元祺
核稿編輯:翁世航


四個來自不同學校卻與嘉義市有關係的女孩,組隊參加了這次的「青年實踐行動培育競賽」,靦腆而安靜的她們表示,「參加活動是希望自己關注的議題能被看到。」簡單卻有力的原因,讓人更好奇她們希望改變的事情究竟是什麼?

選擇科系影響人生方向

原來,已經是大學生的她們,卻對高中時因為資訊不足,不知如何選擇大學科系這件事,無法釋懷。當她們高中時,很少有機會能參與校外活動,因為活動總是在六都舉辦,也因此有資訊落差的差異比較明顯,目前就讀中興大學企管系的林沛妤說出她們共同的心聲。

洪婉甄主修食品科學,她說若知道有其他科系的話,應該會有其他選擇,但現在是走一步算一步的那種感覺,所以才會想幫助學弟妹們。陳柔瑄則覺得自己稍微幸運,因為她曾在高中時參加過一場關於模擬聯合國會議的活動,因此才決定要讀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,「能透過參與課外活動,找到自己的興趣,是一件滿開心的事情。」她說。

於是在林怡均看見這次比賽的消息時,邀約了其他 3 位一起報名,她們想把所有的想法化為行動,同時喚起更多人的關注,進一步縮小嘉義市與六都學生間的機會鴻溝。

科系探索大作戰2
Photo Credit : 探索實驗室
兩場工作坊與擴大影響力的挑戰

「其實我們沒有想到會入選。」帶頭的林怡均說,進入決賽的訝異與驚喜讓她們感受到「真的要開始了!」兩場工作坊從籌備到舉辦,要在不到 50 天內完成,並不是簡單的事情。所幸,主辦單位邀請了業師指導,她們的導師是長期關心教育體制的Skills for U 執行長黃偉翔。

將協助落實這次提案的黃偉翔說:「科系的這個題目是很多人生活的出發,而且目前大學中有四分之一的人休退學,志趣不合是原因之一。雖然看過很多團隊做類似的題目,但大家都有不同的解決方案,這次站在主辦單位導師的角色,我要做的是幫忙她們將這個計畫想清楚。」將腦中想的企劃寫下來,並經釐清拆解後,才能進一步有效率的執行。

此番「科技探索大作戰」的提案中,規劃以兩場工作坊的方式來進行,「主要是透過各科系的學長姊,分享科系現況,再透過一個跟科系相關的遊戲,讓她們有實際參與的感覺。以公共政策管理學習而言,會先讓大家審議某個與自身相關的議題,然後從中引導思辨這件事情,理解這個科系的學習流程。」陳柔瑄說明她們的做法,預計先以社會組科系為主,一天兩個科系,希望活動能深入且具有互動性,讓大家更了解這個科系。若這個模組成功,未來可以複製延伸更多的領域。

但現實面是殘酷的,她們原本以為只要花完預算,辦活動就大功告成,但萬事起頭難,讓她們一直打轉著,無法順利邁出步伐。直到在導師帶領下一起討論後才突破盲點,例如原本規劃好的流程看似完美,但其實隱藏著很多可能做不到的事情和做不好的細節。在指導下她們重新審視目標客群、成本預算、活動流程、行銷等,為了考慮永續與附加價值,黃偉翔要求她們考慮收益,以及如何以不同通路去擴散一場工作坊的效應。

「她們現階段在這個活動中,被要求去學習與練習,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,若以後想創業,就是燒自己的錢了;即使沒有創業,但若進到一家公司,也有可能會要運用一小筆的預算,都有很多學問在裡面。」黃偉翔說。他認為工作坊是否成功是一回事,但過程中透過做中學,回來調整使原本的規劃變得更好,然後能在決賽分享,這才是重點。

DSC_0486_(3)
Photo Credit : 嘉義市政府智慧科技處
從活動中成長,探索與發現自己的潛力

「導師把我們腦中的想法帶到更現實的層面。」她們說,原本是想讓學弟妹有所收穫的一場活動,沒想到收穫最多的卻是自己。事實上,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科系有兩個重點,一個是要認識自己,一個是要認識科系,但她們「因為還在探索自己的路程中,現在做得到的是帶著學弟妹認識科系」。或許經歷過這次的活動,也幫助她們探索了自己的潛能。

黃偉翔在參與這次的活動後表示,「一個人知道自己在地的文化元素很重要。所以站在這個視角,嘉義市政府撥出資源與能量,讓在地青年對在地產生認同,更重要的是付出行動。這樣的活動長遠看來非常有意義。」

四個大學生只是很單純的想要讓學弟妹們能跳脫框架,不要像自己到了大學才興嘆,藉由本次競賽成就了一個提案,並可能塑造一波影響力,就像是一顆小石頭可以激起漣漪般,這個社會期待更多有事青年勇敢挺身而出,改變周遭,改變世界。





September 11, 2020 at 11:00AM
https://ift.tt/3hhZqJB

直擊新加坡「科技防疫」,入境強制配戴追蹤器24小時不離身 -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

https://ift.tt/3dfTaQI


Bagikan Berita Ini

0 Response to "直擊新加坡「科技防疫」,入境強制配戴追蹤器24小時不離身 -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"

Post a Comment

Powered by Blogger.